业务洽谈微信
名称描述内容

业务洽谈专线 18966869599

分布式光伏报告三
光伏分布式报告(二):海外分布式发展借鉴

二、海外分布式发展借鉴

(一)欧美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

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指定的政策略有不同,早期光伏度电成本较高,多以初始投资补贴政策进行推动,目前主要以上网电价补贴和净电量结算政策为主。

1)初始投资补贴:启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必要手段。

德国于1999年实行的“1000屋顶项目”与1998年实行的“10万屋顶计划”均采用初投资补贴政策。

美国实施投资税抵扣(ITC)政策,加州实施的初始投资补贴政策为直接补贴初始投资的50%。

日本1995年实施的“新阳光计划”,第一年的项目补贴初投资50%,以后新上项目的补贴比例逐年递减10%,直到2005年才取消了初投资补贴。

2)应用侧:上网电价补贴与净电量结算











图表 10 上网电价补贴与净电量补贴的区别


上网电价补贴(FITs)

净电量(Net metering)

电价

高于零售电价

等于零售电价

设备改造

复杂,需要2只或以上电表

简单,一只可逆电表

成本

成本基本包含在电价补贴中

应用者自行承担成本

执行方式

发电并网按高于普通电价的优惠电价执行

发电量与用电量直接相抵,计算净用电量

资料来源:华创证券

上网电价补贴在欧洲与日本较为盛行。在这种模式下,通过给予较高的光伏上网电价,将行业与企业培养起来,之后逐年降低光伏的收购电价,从而推动光伏电的低廉化普及,弊端在于电力公司的电价逐步升高,对普通电力消费者造成较大的负担。

欧洲:我们以德国为例,德国2013年的政策规定,500kW以下的光伏系统可以采用“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”的政策;大于500kW的系统执行“上网电价”政策。对于2km范围内,一年之内由一家业主完成的,算作一个项目,10MW及以上的单一项目不给予补贴。目前,德国电网零售电价为25欧分/kWh左右,远高于光伏上网电价(13-19欧分/kWh),因此自发自用比例的提高能够促使分布式项目获得更高的收益率。

图表 11 欧洲以上网电价补贴为主


净电量结算

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

上网电价

德国

不采用


光伏分布式报告(三):政策加码促进行业发展

      我国最初的分布式补贴政策为金太阳工程,补贴方式为50%~70%的初始补贴,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事前补贴方式,造成了骗补、先建后拆、报大建小,难以监管等问题。

图表 39 光电建筑和金太阳工程统计

项目时期

项目性质

项目个数

规模(MW)

初始投资补贴标准(元/W)

2009年

光电建筑项目

111

91.00

BIPV 20;BAPV 15

2010年

光电建筑项目

99

90.20

BIPV 17;BAPV 13

2011年

光电建筑项目

106

120.00

BIPV 12

2012年

光电建筑项目

128

225.00

BIPV 9;BAPV 7.5

2009年

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

140

304.00

建筑光伏 14.5,离网 20

2010年

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

46

271.70

建筑光伏 11.5,离网 16

2011年

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

129

692.20

多晶硅 9.0;非晶硅 8.5

2012年

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

155

1,709.20

建筑光伏 5.5,离网>7.0

资料来源:CREIA,华创证券

2013年8月,发改委颁布了新的分布式补贴政策:

(一)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,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.42元(含税),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,由电网企业转付;其中,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,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。

(二)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基金和附加,以及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。

分布式采用全电量补贴政策可以有效避免骗补等行为出现,而采用备案制相比于核准制更加灵活。

图表 40 初始安装补贴与度电补贴优缺点对比

补贴形式

优点

缺点

初始安装补贴

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收回投资,有利于市场的推广。

事前补贴方式,如果政策执行不当,容易出现骗补等问题

度电补贴

根据实际发电量补贴,有效避免了骗补等问题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

造成企业现金流回收变慢。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的收入存在差异,导致投资回报率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
标杆电价上网

电价固定有利于稳定项目收益率,商业模式容易更快地形成和推广。

无法鼓励自发自用,相当于变相增加补贴金额,并对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一定的压力。

资料来源:华创证券

2014年1月,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,指出2014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GW,其中分布式8GW,光伏电站6GW。

图表 41 我国分布式规划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

序号

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

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建设规模(单位:万千瓦)

合计

分布式光伏

光伏电站

合计

全国

1405

800

605

1

北京

30

20

10

2

天津

22

20

2

3

河北

100

60

40

4

山西

45

10

35

5

内蒙古

55

5

50

6

山东

120

100

20

7

辽宁

25

20

5

8

吉林

15

10

5

9

黑龙江

10

5

5

10

上海

20

20


11

江苏

120

100

20

12

浙江

120

100

20

13

安徽

55

30

25

14

福建

35

30

5

15

河南

75

55

20

16

湖北

40

20

20

17

湖南

25

20

5

18

江西

38

30

8

19

四川

10

2

8

20

重庆

1

1


21

西藏

6

1

5

22

陕西

50

10

40

23

甘肃

55

5

50

24

宁夏

50

10

40

25

青海

55

5

50

26

新疆

65

5

60

兵团

20


20

27

广东

100

90

10

28

广西

15

10

5

29

云南

11

1

10

30

贵州

6

3

3

31

海南

11

2

9

资料来源:华创证券

从上表可以看出,分布式光伏配额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,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河北均超过60MW。各地区为了促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,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不同的地方补贴。